千帆竞发奋楫者进 “大”步流星不虚此行
胡思思,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生,现任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她是成绩优异,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青马学子”;是策划、组织百余场校内社团文化活动的“团学骨干”;是练就过硬师范本领,荣获教学技能国家一等奖的“传道师者”;是通过完善基层治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闪闪发光的“科创达人”;是用爱心助农、助力脱贫攻坚的“农民助手”;是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热心服务同学,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余小时的“志愿标兵”;是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青春声音”。
只因她心中有一个坚定信念:“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把稳“大方向”,在团学工作中实现远大鸿鹄志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一名团学骨干,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她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关注国内外形势,主动担任“薪火相传”党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积极参与党小组会议、党员学习班,自觉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她组织带领全院积极分子学习党史,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明德增信,强化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服务团学工作的宗旨。自加入团学组织以来,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无论是在“山西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还是在热情洋溢的“百团大战”,抑或是临汾市敬老院都能看到她奔跑的身影。
从“紧急返乡”到“疫情防控”,她无畏逆行,用行动书写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学校紧急安排学生返乡时,她作为县学生代表及时与在校老师联系,建企业微信群、联络司机、统计返乡信息、协调返乡路线、沟通多县领导,在24小时内协助老师帮助25名沁源籍学生顺利安全返乡;疫情期间,报名“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担任“社区网格员”“县人民医院志愿者”,通过点滴小事汇聚磅礴力量,被评为“返家乡优秀志愿者”;四六级考试在即,疫情延误考生返校,她作为团学骨干积极报名校外志愿者,在太原市火车站接站40余小时,口罩勒红的脸颊、雨水打湿的发丝、夜间十二点的归程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爱心善意。
志做“大先生”,在三尺讲台上续写育人新篇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人民教师的后备军,入学三年以来,她成绩优异,专业课成绩均为优秀,以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机会。
以专业践行思政育人。在学习专业课程之余,胡思思加入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荣誉学院)培养教师技能,积极参加卓越教师培训,珍惜试讲评课机会,练就过硬师范教育实践技能。在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实习时,凭借负责的态度和有趣生动的讲课方式俘获了一大批“粉丝”,被评为“优秀实习生”与“优秀实习班主任”。一份份精美的板书设计,30余次议题式课程教学设计,50余次的课件修改,70余次听评课记录,300余小时的无生试讲,胡思思的专业技能获得全面提升,并在“田家炳杯”第八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始终朝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范人才目标迈进。
学习“大智慧”,在科研平台上焕发新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胡思思在专注学业的同时,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培养科研能力,参与“互联网+”《“千里眼”剪剪——基于物联网的剪发智能预约平台》,解决社会基层治理问题,获得融资20000元,累计使用人数5000+,与十余家理发店达成合作。目前,该项目虽已结束,但仍继续投入使用,并获得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在了解道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后,也积极参与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图索“晋”——数字赋能山西“非遗+”全景式3D地图》荣获校级三等奖;《沉”晋“千古——古建筑非遗结构营造工艺活态传承与虚拟技术研究》在荣获校级二等奖的同时也被推荐省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技支农献真情,助力践行中国梦。出身农村的胡思思深知农民的不易,农民们不懂种植大棚香菇的方法,她就组织策划三场宣讲,联合食品科学学院的同学一同为农民讲解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生产出的香菇木耳没有销路全部腐烂在农民家里,她就联络村委会,提出升级包装、网络直播等方法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她用自己的大智慧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墨泼毫。
讲好“大道理”,在乡村基层中发出青年新声音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胡思思同学始终坚持以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担当在党的创新理论阐释与研究方面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学马信马行马。自开展理论宣讲以来,她身体力行,入高校、访中学、下社区、驻基层、连云端,开展主题宣讲18场,累计宣讲时长2600余分钟。在基层宣讲中,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把深刻理论讲透彻,把光辉的历程讲生动,把伟大的精神讲感人。在讲到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成昆铁路精神、红色革命爱情故事,听众多次潸然落泪。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她组织成员成立“宝剑火花”理论宣讲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革命实行家高君宇先生的故乡——太原市娄烦县开展“风雨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理论宣讲,为当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党群干部讲述党的风雨百年路、革命先辈高君宇的故事,协助当地共青团拍摄娄烦县红色革命文化纪念地宣传片十余条,反响热烈。
五四青年与青春冬奥撞个满怀,5月4日,她参与面向全省中考学子通过直播开展的“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主题宣讲,与全省11个县市、362所中学、4万+中考学子“共上一堂思政课”,一起重温北京冬奥记忆,聚焦青春风采,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一次次真挚的交流互动,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青春激情和爱国热情。讲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中国故事,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她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将“大使命”寄于“小故事”,以“小故事”传递“大声音”,探索出了“理论宣讲+N元素”的讲述形式,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守好“大财富”,在祖国大地上绽放非遗新魅力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山西考察调研,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胡思思与“山西非遗青年行”社会实践团成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的足迹,通过“线上+线下”共研共学的方式,深入省内10余个县市,走访非遗项目30余处,在行走与体验中全方位感受山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临汾霍州,体验蒸年馍的民俗乐趣,见证贫困村的涅槃重生、蒸蒸日上;在运城新绛,领略绛笔、绛墨、澄泥砚的精美绝伦,感悟蕴藏毫厘之间的工匠精神;在晋中平遥,赞叹推光漆器技艺的精巧无比,品味平遥牛肉醇厚风味背后的故事……活动受到人民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青校园、文旅中国等中央省市媒体的多次关注和报道,她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火热青春践行时代担当。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谈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她将能发挥永恒作用的教育事业,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时代青年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