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先进学生工作者个人事迹材料--张笑迷

时间:2021-01-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我能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始终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工作期间坚持做到了勤勉尽责、廉洁履职。

一、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坚定“四个自信”

(一)守根基,让思政第二课堂内容“姓马”“姓社”“姓党”。

引领青年学生原原本本读原著、认认真真学党史, 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让团学干部和优秀团员形成“学理论-讲团课-再学理论-继续做好宣讲”的良性循环,打牢广大青年听党话、 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针对2019 年大事多、 喜事多的特点,有效开展思政引领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我与信仰对话,我与榜样同行”主题团课,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和“讲伟人故事,谱青春华章”微团课比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温五四运动历史和五四精神,歌颂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党爱国奋斗精神。

抓住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重大契机, 举办“青春告白祖国”系列观影、朗诵、团日活动等活动,挖掘团员青年“国威”“爱华”姓名背后的故事,“以你之名、冠我此生”花样献礼祖国。88名顶岗支教学子在全省22个县区用vlog为祖国庆生,以相同赫兹的爱国频率让全院师生同频共振,实现了爱国情感从1到N的放大效应。

(二)发挥新媒体矩阵力量,构建有广度、有温度、有厚度的新媒体平台,提高思想引领工作的时代性、互动性和针对性。

1、有广度:微信公众号平台“梦在数计且行且珍惜”下设多个专栏进行全方位育人,包括“青年大学习”“学习进行时”“明日之子”“萌新专场”“师大版系列”“单招季、毕业季”等,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多角度宣传学校大事、学院动态和优秀青年风采,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强烈责任心和高度责任感。

2、有温度:自主设计的新媒体形象“小数苗”深受学生喜爱,把数计青年亲切的称呼为“小树苗”,创新了思想引领工作方式,让信息传播方式更生动形象、贴近学生。

顺应全媒体传播时代新变革,制作理论学习原创作品“小数苗的思政日记”,寻找适应时代青年思政工作的话语体系,引领小数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每篇推文末尾开设“数洞传声”板块,提供咨询反馈维权等服务,方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3、有厚度:开创“IE未来说”双创专栏,引导帮助学院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开设“万物皆数”专栏,传播数学文化,营造“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学习氛围。

以学院公众号平台为依托,量身定制的一些有内容、有热度、有能量的微信作品,真正使“梦在数计且行且珍惜”的网友变为共青团的“粉丝”。目前为止,学院公众号已有3315人关注,累计发布推文2023篇,发布原创155篇,日常推文阅读量稳定在400+,留言数80+,最高阅读量16433,在我校2019年团属新媒体排名中位居榜首。

(三)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将“学生骨干培训班”作为我院共青团员思想引领工作的品牌,坚持政治性、突出思想性、注重实践性,创新青马班“七一”培训。

1、扎实开展“七一”培训(一次团歌教唱,一次启蒙团课,一次理论学习,一次知识竞答,一次主题分享,一次社会实践,一次汇报展出),以“与信仰对话”“向上向善好青年”等20余次“主题团日”为思政教育载体,经典诵读原汁原味学,专家讲观影片唱红歌多样学,突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工作本领双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推出“爱马士——热爱马克思主义人士”系列活动。

引领青年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数说党史,再绎初心”红色情景剧搬进青马课堂,让学党史、绎党史成为学员“必修课”,创新的“情景移动党课”展演受百余师生好评,被山西青年报、山西日报报道。

组织“青马十二时辰”主题实践和“扎根三晋大地,弘扬传统文化”专题实践。走进基层广泛开展国情、社情、文化调研,积极宣传地方红色革命文化,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吃粗粮”,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70名学员,走进13个市、11个县、5个乡镇、4个村,完成项目24个,做17次报告)

3、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

上线“青马疫线微课堂”,注入抗疫力量,总浏览量近7k+,引领青年先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完成“新青年,耀青春”五四宣誓接力,开展“高举五四火种”宣讲活动;青马学员在临汾多所小学开展一年以上的“全团带队,让素拓流行起来”特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团认同感。

二、规范团内制度,在久久为功的落实中坚定制度自信

(一)夯实团学干部基础培训,形成“支部书记领学、线上常学、现场活学、榜样励学”四学模式。规范“三会两制一课”等团内制度, 落实“青年大学习”100%覆盖和“智慧团建”各项工作,加强入团后的经常性教育,制定团课和团日活动考核办法,要求团学干部开展“宣讲中国之治”学习活动,不断探索完善团员先进性锻造的日常机制。

(二)党建带团建激发活力,学院领导专题研究讨论共青团工作,与团学干部座谈交流;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优化党团衔接,通过“入党早知道”一图读懂、制定学院推优工作办法、党员联系帮扶制的方式,规范共青团推优入党制度,强化培养过程和能力,持久开展制度自信教育,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三、凝练“万物皆数”特色品牌,在知行合一的实干中坚守育人使命。

(一)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数学文化体验月”和“数学文化探索月”双向发力。先后组织“一帜读数”打卡活动、“π上遇见你”主持人比赛、“数学与人生”学术报告等14项体验活动,打造“数学之美、之趣、之理、之巅”的4个师范生技能提升项目,举办“微课大赛”“数周边vlog”“数学教具手工展”等9项探索活动, 吸引了1000+学生参与,输出10种成果作品,推出首届《哥德巴赫猜想》数学话剧展出,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学习爱国数学家精神,逐步形成“数学文化”活动体系,充分发挥数学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特殊作用。

(二)推进“我与数学有个约会”项目,发挥实践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价值。

1、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基地活动,让“数学文化”进校园,让“趣味数学”进课堂。

目前已经在时代风华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临汾解放路第三小学等多所中学校成功开展了“我与数学有个约会”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并将项目延伸到了保德、闻喜、娄烦的暑期教育扶贫活动中,学生在准备教学、组织教学、总结教学的过程中夯实数学专业素养,提升专业教学技能。

2、完善“我与数学有个约会”项目基本体系,形成“活动阵地化、活动系统化、活动育人化”三化亮点。

活动阵地化:与时代风华小学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组建数学知识宣讲队,保证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活动系统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有活动逐步围绕“数学文化宣讲”、“趣味数学课程”、“数学与生活”三个模块开展,让学生“主动的学数学,不自觉的爱数学”。

活动育人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所有活动中去,积极组织“开学第一课”活动,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有效激发少先队员爱国热情。

3、发挥专业所长投入教育实践和社会调研,形成“支教服务+社会调研”实践模式。

每年派出2-3支实践队开展教育扶贫活动。2019年暑期组建了“立德数人”教育帮扶分队和“立德数人”育风扶教队两支实践队分别前往忻州市保德县、大同市浑源县开展暑期教育扶贫活动。支教队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趣味数学”课程,包括“赴数学之约”素拓活动、“仰望数学之星”宣讲、“诗中学数学”微课堂等内容,启蒙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感悟数学,引导孩子们在趣味思考和集体探讨中创造数学、应用数学、体验数学。

此外,支教队员根据“趣味数学”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调研和课题研究,整理出调研报告反馈给当地学校。

4、开展“我与数学有个约会——学习助力加油站”项目,提供“未来教师”培训交流,搭建朋辈学业帮扶。

线上开展“线上小课堂”对课后习题进行讲解。周一到周五组织小老师进教室讲课,解答学生当日课堂的疑问,周六日组织学生集中授课,针对性解决数学学科问题。在疫情期间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号召,上线“网课补给站”,利用周末时间在钉钉上开展线上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

目前“学习助力站”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季,共招募了20余名小老师,吸引上千名学生参与,开设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近世代数、c++等10余门课程,活动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学生“不会学数学,学不会数学”的困难,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