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德育为先 率身师范 着力培养五好青年

时间:2019-06-2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个人简历

王振锋,男,汉族,1978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内乡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00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参加工作两年后继续进修。20057月硕士毕业进入山西师大,先后在化材学院、科技处、研究生院工作,于20174月回到化材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分管学团工作。

二、工作情况

一年多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作为院党委副书记、院学工组长,我努力转变思想认识,改变工作思路,秉承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为魂”的教育宗旨,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学风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推动我院学生工作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果。回顾总结任职以来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自转任新职以来,我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为加强自身政治素养,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中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北师大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等与教育有关的系列重要精神,深刻领悟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与青年频频互动。谈理想: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谈学习: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谈价值观: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谈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谈笃实: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由此看到,党和国家对当代中国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而我们学工干部正肩负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培养重任,青年一代具有良好品质和道德行为才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

2、狠抓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工作者,如果只是不停地说教、而不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任职以来,我首先修订了辅导员队伍考核和管理制度,并坚持实施例会制度,定期进行集中学习,努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辅导员的道德素养、视野格局、认知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因素对大学生的管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辅导员的遴选、培训和教育非常重要。辅导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引导、耐心工作,从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关心帮助学生,才能做好管理育人的工作。所以学工组经常性地组织召开学生管理工作会议,进行辅导员工作培训、经验交流。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工队伍越来越具有战斗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服务同学的能力,学工组制定了学生会考核制度和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我院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责任意识强,组织协调能力突出,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的学生干部队伍。

3、强化思想教育,突出德育为先。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核心要素。一个人可以平庸但不可以无德,否则就是对社会的极大伤害。所以我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重点,开展富有特色和实效的德育活动。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建立健全学生的各种管理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认知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重点,抓常规,抓落实,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努力形成良好的学院风气。

努力构建学校、家长、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渗透,要求辅导员就个别学生座谈、与家长进行沟通等形式,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力。透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貌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陶冶学生情操。

努力加强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优良环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主题班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各级各类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染和熏陶。

4、加强学风建设,实现智力育人。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风是一个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内在素养。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创新学风建设,在现有学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我要求团委和学生会成立学风纠察小组,实时开展学风检查,定期整理检查结果,交由学工组讨论处理违规违纪问题。设立小黑板,定期张贴违规违纪处分学生名单,在学院内和学生网络平台上通报批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学习乐趣,促进学院学风建设,学院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包括读书交流会、辩论赛、美文征集等。同时学工组还举办了多场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同时也让学生们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为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考研相关问题,学工组多次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实时指导学生考研。近年来我院本科生考研率一直在60%以上。今年更是达到75%,并且80%以上为985211高校,这是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持续加强学风建设的必然。

5、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做知行合一。”为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我多次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不论是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管理实践还是社会实践,都要沉下身去,用心体悟。

管理实践方面,学院、团委和学生会每年吸收大部分的新生,辅助老师从事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使他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锻炼了自身提高了能力。

科研创新实践方面,结合化材学院的科研特色,学工组多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院老师的科研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我院现有120多名本科生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实践,并有近十名同学都已经有了学术成果。在其他各级各类竞赛中,我院学生都表现优秀,荣获多个奖项。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提升思想和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今年暑假我亲自指导和带领“红色记忆寻访”实践团队,深入武乡开展访谈工作。在经过与十位90多高龄的抗战老人深入访谈后,所有成员在思想上都受到洗礼和升华,身上的浮躁之气尽去,言行举止更加沉稳和内敛,行动更加稳健和果敢。尽管我们的访谈也得到《光明日报》等20多家媒体的报道,但学生们得到更多的,可能是影响一生的收获和经历。

6、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作为一名学工新兵,我深知在工作经验上还有很多不足和欠缺之处。但是干任何工作只要投入身心,就没有不好的。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只要你付出真心和热情,平等相处,公平公正,回报你的绝对不是失望。我将脚踏实地,继续修炼,提升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获奖情况

1、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2008

2、全国第五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2016